今年以來,黎平縣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立足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為方向,大力推進志愿服務體系建設,讓志愿服務的腳步更加鏗鏘有力。
巧用“微載體”激活“大宣傳”。緊扣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文明培育、文明養成、文明服務主題,精準拓展“小視頻”“小作品”“小墻繪”等宣傳渠道,利用“黎平發布”微信等媒體開設“文明黎平城·最美黎平人”“黎平是我家·美麗靠大家”“春季守護行動”“每日新書”“黎平青年故事‘薈’”等專欄,不斷巧用“微載體”為群眾提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志愿服務,讓“微載體”成為志愿服務的“特快專線”。
活用“微課堂”說清“大道理”。以道德講堂、講習所、院壩座談、花橋講座、鼓樓講壇為平臺,結合宣講切口小、教學場所活、授課時間短的特點,組織志愿者全面開展理論宣講、政策解讀、文明倡導、典型選樹等“面對面”宣講志愿服務活動,由“長篇大論”變為“短小精悍”,以“拉家?!狈绞綖榘傩罩v清“大道理”,讓宣講活動聲聲入耳。
妙用“微項目”帶動“大服務”。積極搭建“侗鄉黎平”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平臺及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科普、健身體育“五大項目”,精心設計以“社區之家”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為代表的“微項目”99個,以“點對點”方式全覆蓋開展問冷暖、交心聲、詢家情、話家風等志愿服務活動,讓志愿服務項目在“大服務”中一路相伴。
善用“微舉動”倡導“大文明”。以“善小常為、全民參與”為落腳點,拓寬“需求導向+實踐驅動”的志愿服務渠道,積極把志愿服務“整合起來”、把日常善舉“固定下來”,大力開展“文明禮讓·安全出行”“老少同守護”“小手拉大手·文明安全行”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以“手把手”方式讓志愿服務活動如千帆競發般活躍在城鄉各處。
目前,志愿服務已經成為黎平縣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和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的“助推器”,志愿服務如同和煦的春風吹暖黎平大地。(詹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