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風、吃喝風、攀比風……時有出現的這些陳規陋習,曾是凱里市三棵樹鎮平寨村村民的難言之隱、心頭之痛。
為改變不良風氣、推動移風易俗,近年來,凱里市以三棵樹鎮平寨村為試點,推行“勺管家”管理制度,開啟鄉風文明治理新模式,逐漸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建好“勺管家” 構建鄉風文明治理新模式
推進移風易俗,重在建章立制。
平寨村通過村“兩委”牽頭,召開群眾大會,明確村黨組織書記擔任“勺管家”總管,組織村里品德好、廚藝高、肯干事的黨員群眾組建“勺管家”隊伍,承辦“百姓食堂”,統一承接村級紅白喜事等宴席。
“禮錢少了,禮儀來了。人情新風不僅為我們減負,更有利于我們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眲偝黾薜钠秸宕迕裢跤衩犯锌?。
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該村通過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結合本村實際,制定“勺管家”管理制度,重點明確了治餐標、治范圍、治規模、治服務、治安全、治禮金等“六治”標準,引導村民文明節儉操辦婚喪事。
今年以來,“勺管家”百姓食堂共承接宴席12場次,逐漸形成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好風尚。
用好“勺管家” 提升鄉風文明治理新成效
鄉村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不僅讓農村家庭“壓力山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鄉村治理。
為持續推進移風易俗,讓新時代文明新風深入人心,平寨村規定酒席舉辦者在申報辦酒席過程中,必須經村級備案審查批準,并與“勺管家”簽訂聚集性用餐承諾書后,方可開始酒席的操作。
“‘勺管家’只承接婚喪嫁娶宴席,拒辦升學、喬遷、生日慶典、參軍入戶等事宜。限定每場酒席規模20桌以下,每桌菜價成本不超過300元。該村將繼續深入開展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等活動,用文明鄉風扮靚美麗鄉村?!眲P里市三棵樹鎮黨委書記黃娟介紹。
據悉,“勺管家”聯合寨管委、村級紅白理事會,共建共治,實現平寨村婚喪嫁娶酒席嚴格控制天數、控制桌數、控制菜品數、控制禮金數,減少辦酒成本、減少辦酒門類、減少安全隱患、減少環境污染的“四控四減”目標。
“嘗到了移風易俗的甜頭,村民們需要辦紅白喜事時,首先就會想到‘勺管家’百姓食堂。村里兩年多來沒有人濫辦酒席了,現在大家負擔減輕了許多?!逼秸宕迕駰钫衿筋H有感觸。
近年來,隨著一條條村規民約的深入普及,昔日濫辦酒席的村莊有了嶄新氣象。
抓牢“勺管家” 激發鄉風文明治理新活力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平寨村充分利用“勺管家”百姓食堂與文明實踐站陣地相結合,組織廣大群眾深入學習宣傳移風易俗政策措施,組建“勺管家”文藝志愿服務隊、“紅事”“白事”志愿服務隊等特色志愿服務隊伍,廣泛開展以移風易俗為主題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今年以來,“勺管家”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
“志愿者給我們發放宣傳單,把政策宣傳到家家戶戶,引導大家紅白喜事不能大操大辦,村民們都特別支持!”平寨村村民趙華表示。
鄉村是農民居住生活的地方,既是產生利益沖突和引發社會矛盾的重要源頭,也是協調利益關系和化解矛盾的關鍵環節。
平寨村依托“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機制,推選“勺管家”擔任聯戶長,主動參與村級矛盾糾紛調解。自從有了“和諧小屋”,村民有問題,“勺管家”都會組織大家到百姓食堂協調協商,進一步促進鄰里關系和諧。今年以來,該村累計協調矛盾糾紛8件,有效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多元化。
該村依托市衛健局建設的村(社區))家庭服務中心,通過聽取群眾需求,“勺管家”與醫務志愿者共建共管“健康小屋”,定期組織醫護志愿者為老人、殘疾人、困難群眾等提供健康服務。自“健康小屋”建立以來,先后幫助1000余名群眾開展健康體檢,極大方便群眾看病就醫。
隨著移風易俗的推進和文明鄉風的培育,凱里市三棵樹鎮平寨村正發生著巨大改變。如今,陳規陋習逐漸消逝,文明新風浸潤著百姓生活,一幅美麗文明的新農村畫卷盡收眼底。(記者 陳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