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yqyny"><video id="yqyny"></video></ins>

    <code id="yqyny"></code><ins id="yqyny"><option id="yqyny"></option></ins>
    <ins id="yqyny"></ins>
    <output id="yqyny"><track id="yqyny"></track></output>
    1. <ins id="yqyny"></ins>
      改好小廁所,服務大民生—— 黔東南“1+3+N”模式協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時間:2023-04-27 11:15:18    來源: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    

        “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木方立四邊”曾是黔東南農村傳統旱廁的真實寫照?!叭鐜y、難如廁”是這里農民生活每天都要面對的民生問題,也是長期影響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的“頑疾”,更是歷年來州委州政府最為關注、最想解決的民生大事。

        2018年,黨中央、國務院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我州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采取“一二三四”舉措,大力探索農村廁所改造新技術新模式,有效防控由于模式不適宜、技術不規范、管護不及時導致出現新的污染源,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數據顯示:自實施農村廁所革命以來,我州已連續6年將農村廁所革命列入州政府工作報告十大民生實事之一;截至2022年底,全州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0.5%,較2017年末提升了34.15%;農村公廁在2020年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基礎上,向自然村寨進一步延伸……

      因地制宜 “方便之門”提質升級

        變化是如何發生的?以劍河縣為例,一系列頂層設計、典型示范、技術革新、監督指導措施,層層落地見效。

        劍河縣將農村廁所革命與脫貧攻堅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川洞村作為農業農村部定點幫扶村落,自然而然成為了劍河縣實施農村廁所革命的先鋒隊。

        “當初村干部來家里,提出要改廁時,一開始我不答應?!眲涌h川洞村打佬自然寨邰昌光回憶,但隨著村干部們的耐心講解,得知有資金補貼,而且蓋好的新廁所既能洗澡還能改善自家周圍環境后,邰昌光立即行動起來。

        不僅如此,村里也新建了公廁,全村通過集中居住改廁、分散居住改廁、利用房前屋后農田空閑用地消納糞污,實現了農村糞污資源就地還田、還土利用,促進了農村群眾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改變生活衛生習慣。

        “小廁所”連著“大民生”。

        我州將農村廁所革命納入全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大盤子中統籌謀劃,州縣明確由鄉村振興指揮部牽頭抓總、統籌協調,建立起“1+3+N”的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即1個鄉村振興辦公室,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3個工作組,村莊規劃和風貌整治、村莊清潔、鄉風文明、村莊綠化建設、鄉村治理等N個協同工作組。以點帶面、典型引領、整體推進,有效改善農村如廁環境,全面改變農民如廁陋習,推動全州農村廁所革命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廁所從臟亂差的一角變成靚麗的一景,在黔東南,劍河縣不是個例。

        我州通過精準摸排和分類實施兩步,徹底摸清全州農村廁所基本情況以及農戶當前的改廁需求,建立健全州縣鄉村四級農村改廁檔案。結合各縣實際,將16個縣(市)分為兩類科學推進,逐步實現農村戶用廁所應改盡改。

        在雷山縣郎德鎮南猛村,一間嶄新的村級公共衛生間緊挨著蘆笙廣場院角而建。約50平方米的公廁內,設有2個洗手臺,蹲位間設置約2米高的隔板,并設有水沖式節水蹲便器,給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

        針對農家樂、民宿淡季旺季污水排放的特點,南猛村以“專用化糞池+庭院消納式土地滲濾技術”為核心,與凈化槽處理技術進行組合,最大程度節約運行維護成本,還可實現廁所糞污的庭院種植利用。

      強化管理 確保群眾長期受益

        為了讓“廁所革命”快速“升溫”,進一步激發工作活力,我州通過“三發力”各個擊破,持續解決農村改廁中的難點。

        ——在示范引導上發力。針對農戶改廁思想認識不足,堅持以政策宣傳的院壩會、入戶動員的懇談會、鄰里示范的觀摩會,給社會環境營造良好的改廁氛圍;通過廣播電視、微信、抖音、標語以及宣傳畫等渠道,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幫農戶算清楚改廁的健康賬、經濟賬、文明賬,培養群眾健康文明衛生的習慣;多層次、全方位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宣傳,促進農村群眾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轉變,真正實現由“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跨越。

        ——在技術創新上發力。針對農村廁所糞污治理困難、污水終端運行成本高等情況,搶抓農業農村部定點幫扶的機遇,加大與全國聯盟頂級專家合作力度,圍繞“一戶”、“一店”、“一寨”、“一村”開展技術模式創新,因地制宜推廣“缺水山區改廁和廁所糞污庭院消納及大田回用”等技術模式,有效解決群眾用肥難、土地資源有限、終端運行成本高、低碳環保等難題。

        ——在村規民約上發力。針對廁所亂建、后續管護缺失、糞污亂排亂放等現象,堅持將農村廁所改造與使用管護一體設計建設,堅持將農村改廁宣傳發動與廁所管護運營納入村規民約。不斷完善施工建設、技術服務、投訴監管以及日常檢修服務等臺賬信息,暢通群眾投訴渠道,明確管護機構,積極拓展農村環衛體系,培養廁所管護職業化團隊,及時解決處理公廁保潔、糞污利用等難題。

      提升氣質 展示文明新形象

        廁所革命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場硬仗。我州多措并舉推進廁所革命扎實、持久、長效開展。

        強化組織保障。成立州委副書記、分管副州長為組長的黔東南州農村廁所革命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部門聯席會議和聯絡員定期報告的工作制度。制定出臺了《黔東南州推進“十四五”農村廁所革命實施方案》等文件和行動方案,將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糞污處理統籌實施,有效推動“廁污共治”。

        強化服務保障。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操作、實地觀摩、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開展基層干部、農村工匠改廁技能培訓,做到改廁技術到村、到戶,實現鄉鄉都有技術員、村村都有明白人。

        強化資金保障。積極統籌整合農村廁所革命獎補資金、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建立健全“財政補貼引導、農民和集體積極投入、社會力量多方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積極探索建立政府補助、用戶付費、市場化管理的農村廁所運行維護機制。

        強化制度保障?!肚瓥|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鄉村清潔條例》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以人大立法的形式明確了各方推進鄉村清潔的職責和義務。

        如今,農村“茅廁”全然不見蹤影,“臭氣沖天、污水橫流、蒼蠅亂飛”如廁難已經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干凈衛生的農村戶廁以及寬敞明亮的村寨公廁,沖水馬桶、梳妝臺、熱水器正逐漸成為農村家家戶戶廁所的標配。苗鄉侗寨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蝶變。

        看山,蒼翠欲滴;望水,碧波輕蕩;進村,賞心悅目;入院,別致靜雅……美麗鄉村新圖景正徐徐鋪展開來。 (記者 王佳麗)


        [短評]

      “小廁所”建成“大文明”

        農村廁所革命是對封閉鄉村傳統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的改變,反映著社會文明和進步程度,是實現生態環境優美、村容村貌整潔、農民生活幸福的“必選項”“必答題”,貼民情、合民心、順民意。

        我州將農村廁所革命納入全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大盤子中統籌謀劃,州縣明確由鄉村振興指揮部牽頭抓總、統籌協調,建立起“1+3+N”的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即1個鄉村振興辦公室,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3個工作組,村莊規劃和風貌整治、村莊清潔、鄉風文明、村莊綠化建設、鄉村治理等N個協同工作組。以點帶面、典型引領、整體推進,有效改善農村如廁環境,全面改變農民如廁陋習。

        總結黔東南各地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的成功實踐,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始終把人民群眾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因地制宜、努力解決實際問題。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美麗風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和樂景象,是多少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記憶,更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廁所革命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突破口,讓鄉村成為充滿魅力與希望的熱土,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

        要堅持建、管、用并重,以改善生活品質為目標,以保障改廁質量為基礎,以運維常態長效為根本,推動形成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運行管護社會化服務體系,使農村廁所建得好,更要管得好,真正成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生動圖景。

      1. 上一篇:黔東南州文聯攝協1集體32個人獲貴州攝協表彰
      2. 下一篇: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遍苗鄉侗寨—— 我州各地持續開展“理論宣傳二人講”宣講活動
      責任編輯:熊明慧

      主辦單位:中共貴州省黔東南州宣傳部 州精神文明辦版權所有:黔東南文明網投稿郵箱:qdnwmwtg@163.com郵編:556000

      ICP備案號:黔ICP備2021007315號-1

      技術支持:黔東南融媒體中心

      • 志愿貴州小程序

      有码视频无码视频